對於病人很有興趣的活動,應該要延長時間嗎?

前陣子有個醫學生來見習活動,活動後的討論中,他問了一些問題。我自己覺得這些問題還不錯,也是許多職能治療新手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就整理一下分享給你看。

以下是其中一個問題:

「如果是病人很有興趣的活動(例如說,很多精神科個案都很喜歡的麻將),看到病人進行地意猶未盡,會將活動的時間延長嗎?」





這真的是個不錯的問題。

話說回來,一般學生會碰到的狀況其實跟這種狀況不太一樣,通常是因為經驗不足,時間掌握的技巧還不夠,結果活動帶到超時,或是時間沒到就帶完了。不過,其實原則還是一樣,所以我就一起說。

我的觀念認為,不可以因為病人活動很投入,就順著延長時間。

為什麼呢?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身邊有個對你而言,算是相對有權威的人(比如說,你的父母、老師、教練或上司),他的規則一直在變,請問對於他說的話,或他定出來的規則,你還會信任嗎?我相信你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因為當對方的規則一直在變動時,你會變成很難掌握接下來應該要怎麼做。聽到一個規則時,會變得不知道有沒有必要遵守。因此會變得無所適從。



要避免這種情況,在一開始的規則就要定好,定好了的規則就要遵守。

定好了的規則就要遵守


在你團體當中的成員也是一樣的。時間到了,該下課就要下課。如果團體的時間到了,卻還不下課,或是成員凹一凹說要延長就延長,就會容易讓成員覺得,你說的話其實沒什麼說服力。

但如果像前面的問題所說,是成員很有興趣的打麻將之類的活動,對病人也有幫助,那該怎麼辦呢?

我自己的做法是這樣的。從經驗當中就會大概知道成員對哪些活動特別有興趣,那如果我自己時間上也ok可以延長,那就在團體一開始就講清楚可以延長時間到什麼時候。
假設平時30分下課的活動,那我知道大家手癢都很想打麻將,我自己時間上也可以,那就在一開始就講清楚,我們這次麻將活動可以打到50分。50分一到,就一定要收。

一開始就明講規則,會讓成員感受到你其實也尊重他們的意願,但同時也讓他們看到你其實還是有原則性的。

在這個原則沒有掌握住,讓成員不信任的話,有什麼問題呢?
這很容易讓你的話失去公信力,成員就無法打從心底信任你。甚至以後你跟他個別做的一些約定,他也會很隨便地答應,接著又很輕易地就違反。



甚至還有更嚴重的狀況,就是團體中如果有一些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的個案,就等於留了一個漏洞讓他們可以操弄。個案會覺得你沒什麼固定的底線,可以一再地往下測試。講白了,就是很好凹啦!

這樣長期下來,醫病關係就會被拖著走到你不想去的地方。因此,掌握好團體的時間,是建立你與個案醫病關係很基礎的一步。

有規則,也會有例外

不過,這當然不是鐵則,這只是一些基本原則,所以還是要看當下團體的情況來做判斷。

比如說,假設是在會心團體中,在團體快結束時有些重大的議題還沒被解決,這時就不得不臨時延長時間,否則讓個案帶著這些未解決的議題離開,可能會造成不良的後果。所以要盡可能地避免上述這種狀況發生。

另外,如果情況可以,像是手工藝術,或是解題之類的活動的話,我也會給那些有興趣的人一些團體後的作業,讓他們帶回去完成。這也是在不違反規則的前提下,另一種的變通方式。

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張老師您好,我是以前在雙和醫院有給你上課過的紹綾,請問你還記得我嗎?那時候我在雙和要離開的時候,我旁邊有座位女職能治療師,當時我有在使用電腦,好像是音樂教室,我有點忘記了,我滿想找那位職能治療師,可是我不知道她叫做什麼名字,可以請你幫我找到她嗎?好像在竹北東元醫院有感覺是那位職能治療師,可是我又不確定是不是,想請張老師協助我可以嗎?謝謝你哦!

    回覆刪除
  4. 對了,張老師,請問我算是你的學生嗎?😂,以前給你上課過,滿懷念那時候的時光,我現在已經結婚生小孩了,可是我一直記得你哦,那時候上課還滿開心的,而我小孩有給醫生評估,發展遲緩,目前有讓他上早療課程,想說好久沒見到你們了,滿想念你們的,而我在1111人力銀行 APP有看到履歷表 加分項有你的名字推薦人,我滿驚訝的,希望有機會可以再見到你們大家哦^^

    回覆刪除
  5. 張老師,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找你一起聊天嗎^^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CLS-5評分標準 (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 Cognitive Level Screen 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