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架構跟模式的差別
參考架構跟模式到底差在哪裡?
左邊是精神科常見的參考架構,而右邊則是常見的模式,如果職能治療在學期間多少有上點課的話,這些名詞應該多少有聽過,當然搞不清楚差別我自己覺得也是很正常的。我當初還在學期間也是搞不懂(好啦我比較混我知道),直到出來工作後慢慢去讀原文書才開始分得出來這兩者的差別。
我整理了一個表格,這樣應該可以一目瞭然,你也比較容易看懂:
適用性
|
重點
|
比較適用於
|
類比
|
|
模式
|
通用
|
從宏觀的角度看懂一個人的「人、環境、職能」之間的系統性關係
|
初步了解個案的整體情況(Top
down)
|
Google Earth
|
參考架構
|
針對特定族群
|
提供實際使用的方法(包含評估、介入)
|
後續實際協助個案改善現況(Button
up)
|
Google Map
|
最重要的差別在於,模式的通用性比較高,也就是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的人,甚至說得誇張一點,可以說每個人都可以適用;但相對來說,參考架構就只能適用於特定的族群身上了,通用性相對而言低很多。
模式之所以能通用,是因為它是用一種宏觀、巨觀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整體狀況。除了要看這個人本身的情況之外,還得考量到這個人身處的整體環境或情境(environment, context)、還有他需要面對的各種職能(occupation)。我覺得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Google Earth,它可以用衛星從宏觀的角度看到整個地表地型的狀態。
但是參考架構就不需要考慮這麼廣的東西,主要是提供你一些實際可以使用的做法(例如像是怎麼評估個案,要介入時要掌握的原則是什麼)。相比較之下,參考架構比較像是Google Map,可以比較精確地告訴你實際的道路及交通方式。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模式是要用來了解個案的整體狀況用的,是一種從上而下(Top Down)的做法;而參考架構就是後續用來實際協助個案來改善現況,是一種比較像從下而上(Button
Up)的做法。
[註:Top Down → 先從職能(occupation)的角度思考,再去細看各自的組成(component)
Button Up → 從各自的組成(component)訓練累積回職能(occupation)的正常表現]
如果我們要協助個案,兩個你都會需要用到。當你能兩者都掌握好,將它們相輔相乘地搭配使用時,你才能更全面地幫助個案。又或者說,用一種更具有職能治療師特色的做法來幫助個案。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這兩個各自有優缺點,必須要搭配使用。就像古代的戰場上同時存在有在後面視查整體戰況,擬定出大戰略方向的軍師,還有在戰場上實際衝鋒陷陣,執行戰術的將士一樣。
優缺點比較
優點
|
缺點
|
|
模式
|
站得高,看得遠
看得清楚整個系統,可以避免在細節上鑽牛角尖(初學最常犯錯)
|
因為可以套在每個人身上,太廣泛了反而在臨床上很難直接應用(什麼都說了,但也什麼都沒說)
|
參考架構
|
一步步從「背後的理論→哪些問題該處理→用什麼方法解決」教你怎麼做
|
因為只適用於特定種類的個案,除非了解各個參考架構,否則容易誤用
|
模式就如同軍師一樣,它站得高,看得遠,能夠看得清楚整體的狀況,避免一昧執著在一些小細節或組成(component)之上。而這也是職能治療的初學者很容易犯的錯誤。我之前看過許多的見實習生在第一次設計介入目標時,幾乎每個都說要「訓練xx功能」,最常見的就是手部精細度跟專注力啦。這時候我都會反問:那訓練精細度到底要幹嘛?能回答得出來的就更少了。他們都忘了先思考整體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而會卡在這裡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先使用模式來檢視個案的狀況。這就像是蜀國沒了諸葛亮,基本上就窮途末路了一樣。
然而模式也不是萬能的,它的優點同時也帶出背後的缺點:就因為要可以人人適用,因此模式勢必只能提出大方向,因此太過廣泛到在臨床上很難直接應用(嗯…當然是對新手而言啦)。就像前面講的Google
Earth,你沒辦法用來查兩地之間的交通方法一樣。
剛才說的那些見實習生,在選用參考架構時就會說要使用MOHO。我每次聽到他們這樣選,就讓我很想直接反問:那你要怎麼用MOHO?MOHO是個好東西,可是MOHO太大了,包山包海包了一個人的一切,結果變得很難掌握。對一個新手而言要直接用來設計介入的話,這就像光有一個諸葛亮卻沒有其他將士,赤壁之戰也不可能贏一樣。
反過來說,參考架構就會一步步地先說明背後的理論,再來定義出哪些問題是應該要處理的,最後再說明要用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新手來說相對就比較容易上手,就像我在前一篇說的食譜的概念一樣。(嗯…不過有些人還是覺得參考架構有點難懂,為何會這樣呢?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跟你說明)
那既然參考架構要能比較清楚地說明介入方式,那就表示它勢必只能適用於特定種類的個案,所以需要先了解各個參考架構,否則很容易誤用在不適用的個案身上。就像是不同的將士有各自擅長的戰場一樣,你要是放錯了,就是讓將士白白送死而已。
因此,使用的大原則就是:先用模式了解個案→再用參考架構介入個案。你只要掌握這個原則,對於理解這兩者的差異,還有怎樣正確的應用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也不至於漏看個案需要了解的部分。
很有幫助~感謝整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