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學習參考架構?

你好,今天我要來跟你分享怎麼學習職能治療的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簡稱FOR)。或許你會想問,到底參考架構是什麼,還有為什麼需要學呢?這些等一下會詳細為你解答,不過我想先說說我的看法:學參考架構對於一個職能治療的初學者而言非常地重要。


在了解參考架構之前,你還需要了解另一個名詞:「模式」(Model)。因此接下來的幾篇我會想要先簡單說明一下這兩個專有名詞到底差在哪裡,還有它們的基本組成是什麼。如果我說完了還是看不懂,那就歡迎在下面提問囉!

為什麼需要學習參考架構?

如果你正在就讀職能治療系,或甚至已經畢業了,那你一定聽過參考架構這個名詞,但不知道你是否了解這到底是什麼,或是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你只是為了期中期末考,甚至是國考而學習,那我想你應該會學得很痛苦…因為這並不是參考架構存在的目的。

參考架構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幫助職能治療的新手設計出更好的臨床介入。重點在於:
1.      幫助新手:當你對於治療理論能夠上手以後,其實你會慢慢地忘掉參考架構的存在。這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無招贏有招」的概念,只有真正內化後才能無招。
2.      做出更好的臨床介入:你可能會直覺認為,參考架構可以幫助你想出一個好的「活動」或「團體」。這其實也算對,只是我覺得這樣的回答會變得有點太狹窄。因為所謂的活動或是團體,其實只是臨床介入的其中一小部分,甚至只是個媒介而已。這是什麼意思呢?


參考架構到底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所謂的治療,其實就像是我們要做出一道菜一樣。雖然說這個例子我不敢說百分之百精確,但這是我目前為止看過最淺顯易懂的比喻了:

l   過去前人發展出來的各種治療理論,還有一些背景假設(通常都是比較哲理的概念,這個部分我之後會再寫文章來說明):各種烹飪所需要準備的食材
「ingredients」的圖片搜尋結果
l   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活動團體:盛裝食物的餐具,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吃的人更方便,或是顯得更加美味。
「plate」的圖片搜尋結果
l   我們要帶給病人的治療介入:就是我們要煮出來的料理
「hamburger」的圖片搜尋結果
l   參考架構就是做出這些菜的食譜
「recipe」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想,應該所有的人如果想要學做一道新的菜,要不是有人手把手地教,不然就是先從食譜開始看起吧?就像沒人天生就會職能治療的介入手法,因此參考架構就是給還不熟悉這些治療手法的職能治療新手使用的食譜。

參考架構用久了自然會內化,就像是食譜用久了你就會記住,而且甚至還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做調整創新。如果你已經到達這個境界,那麼有沒有食譜已經不重要了。但是,如果還是個新手,在這個階段不使用食譜,你覺得做出來的菜能吃嗎?

這就是為何我會說參考架構非常重要,但是你看那些資深的治療師卻又沒在使用的原因。如果你還是新手,不管是見實習生、剛畢業,或是對某些治療手法還不熟悉的人,那參考架構就是為你所設計的,這系列的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

留言

  1. 老師的講解好清晰!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
  2. 想請問老師,如果初學想要看職能治療參考架構相關的書,有沒有哪一本是老師比較推薦的,會比較淺顯易懂的? 謝謝老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之前主要讀的是兩本,中文版的是團體動力學,英文版的是Psychosocial Frame of Reference。

      團動那本整體來說還不錯,東西講得比較精簡讀得比較快,但也因此先上網查一下理論會比較容易讀懂(https://otenchia.blogspot.com/2018/05/PremiseOfFOR.html)。而且,裡面有些章節還翻錯很多東西…或是你要用英文的邏輯反推,才知道某些句子是什麼意思。現在有翻譯有更新版本了,不知道那些地方有沒有改掉。

      Psychosocial寫得比較細,我那時候讀的是第三版,現在出的有第四版,也有對應的中文版了,但老實說我還沒看過中文版的。而且我也不確定第四版跟第三版有改動多少,畢竟連書名副標都全改了,連作者都不同了。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CLS-5評分標準 (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 Cognitive Level Screen 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