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職能治療的團體時,要怎麼做活動分級(grading)呢?


今天我帶了一個示範活動給見習的學生看。活動後的討論中,學生問:「老師,你今天的活動分級是讓能力比較好的上台分享嗎?」

嗯…我好像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


很多學生都會覺得:「如果我要做grading up(分級變難)的話,可以讓成員上去分享。」他們都會覺得有上去分享應該是比較增加難度的。

是這樣嗎?不知道你覺得如何?


某個程度上來說,這樣講也不算錯,但也不算對。

啊?這是在說什麼啊?讓我來慢慢解釋給你聽。

其實主要的問題不在於「分享」這個動作到底算不算增加難度。真正的關鍵在於,這個團體,還有針對這個人,他們的「目標」是什麼。根據這個目標去做能力上的分析,再針對這種能力做難度上的分級,這才是一個好的grading(活動分級)。

我舉個例子給你聽,應該就會比較容易懂了。

想像一下,假如你是個數學老師,你要教一群小朋友學會基本代數(就是X + 2 = 3,要算出X = ?),一個好的分級應該是怎樣呢?應該是針對數學本身的難度進行調整。如果有人連基本加減都還不會,就要讓這些人從加減開始學習。那如果要提升難度的話呢?

這時有個人走進教室建議你,要用全英文教學來當增加難度的分級,因為代數裡面有XYZ這些成份在。所以用全英文就可以增加難度。

如果是我,我一定把他轟出教室。他該去給建議的不是我的數學課堂,而是雙語學校。



同樣的道理,假設你今天要帶一個團體,主要目標是讓成員學習怎麼搭捷運,那上台分享是一種grading嗎?確實這時候上台分享就不是在做能力的分級。因為上台分享跟學習搭捷運,這並不是在同一個方向的能力需求。上台分享就只是一個增進團體動力的工具,就像數學課裡的XYZ一樣。

那反過來,如果你今天帶的團體,主要目標是要讓成員強化自我效能、增進自信、或是練習口語表達,那麼有沒有上台分享,就確實是一種針對團體成員個別能力的分級了。

所以,關鍵在於團體或個人的目標是什麼,才會決定你在團體中做的某件事情是不是活動分級。嗯,我想你慢慢開始意識到了。我們的關鍵點就在於設定目標上。

既然都說到了目標設定,那我下一篇就來講講如何設定目標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CLS-5評分標準 (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 Cognitive Level Screen 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