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的認知治療 / 科學介入法

l  Beck的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一樣,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的臨床應用有一些不同之處,像是Ellis的理情治療就跟Aaron Beck的認知行為治療就不同。因此我們會先簡短地說明一下Beck的介入法,然後再比較一下BeckEllis的差異,從而讓讀者們能清楚看到特別能應用在職能治療的那些原則(principle)
Beck是認知行為療法的主要發展者,(Beck,1976, 1997; Beck & Haaga, 1992; Beck & Weishaar, 1994)。他把自己發展出的模式稱之為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 CT),並把此療法定義為「一種主動、直接、在有限時間內且有結構的介入法,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精神疾病」(an active, directive, time-limited, structured approach used to treat a variet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像是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疼痛及身體化症狀)。如同其他的認知行為模式,Beck的介入法背後的理論基礎(underlying theoretical rationale)認為,一個人的情感(affect)及行為表現(behavior)幾乎是由這個人怎麼看待這個世界來決定的。對於認知在一個人身上所扮演的角色,Beck有以下四個假設:
1.          一個人的認知會影響這個人怎麼去覺察(perceives)及經驗(experiences)每天發生的事情(everyday events)
2.          一個人的認知(cognition)的狀況會基於(based on)內在或外在的刺激(internal and external stimuli)還有過去及現在的經驗(past and present experiences)
3.          認知(想法)會影響個人的感覺及行為。
4.          可以透過治療來提高一個人對於自己認知的覺察(awareness),以及提高對於認知又是怎麼影響他的感覺及行為的覺察程度。


n   科學介入法(Scientific Approach)

Beck的科學介入法中,需要與個案建立起合作(collaborative)、此時此地(here-and-now)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之中,治療師會把行為策略(behavioral strategies)使用在不同的目的之上。首先,治療師會先幫助個案識別出自己的信念(beliefs)或想法(thoughts),然後讓個案想像一下,這些事件(events)是否有其他的解讀(interpreted)方式。他們也可以討論一下,個案選擇是否想要改變自己目前的信念及行為,而選擇改變或維持現狀分別會有什麼好處(benefit)或需要付出什麼代價(liability)。這種合併討論(discussion)的認知及行為策略可以幫助個案發展出科學態度(scientific attitude),也就是教導個案能像一個科學家一樣系統性地測試(test)自己的假設,還有/或是去找到能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透過這種方式,個案就可以區分出事實(fact)與信念的差別,還有理性思考與非理性思考的差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CLS-5評分標準 (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 Cognitive Level Screen 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