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ACLS皮革測驗及Purdue手功能,今年跑台測驗的常見錯誤

今天去到輔大,當跑台測驗的考官,考了上個月去講課的 ACLS皮革測驗 及 Purdue手功能 。 考完60個人後,頭都要暈了。想說趁著記憶猶新,把今天觀察到的常見錯誤整理出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大學時,有位我非常欣賞的老師,在課堂上說明期末考時,說了一句當下覺得感動,也影響我很深的話: 「我考試喔,目的不是要讓你們『考不會』,而是要讓你們『考到會』。 考到不會,沒有任何意義啊!考到會,這些東西才會變成你們的。」 因此,本著這個精神,我要把今年考跑台施測的經驗整理一下,把很多人做錯、但考試過程為了公平不能提示的部分講清楚。希望能幫助到學弟妹,未來能更正確地使用這兩項工具。 ACLS皮革測驗 : 整體問題: 我都直接說必考了,竟然還是有4~5個人說這個是在施測手功能!  在縫的時候,有些人會為了方便,把手指留在繩圈當中,但這其實是不行的!因為這會影響個案在視覺上的提示。 另外,有些人會示範給「自己」看。不管是角度、方向,都是朝向自己。那個案做不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你需要練習一下,怎麼樣縫才能將繩結放在個案的正前方,而且又不會擋到他的視線。 這個測驗是「不可以」把個案教會怎麼做的!如果教會了以後,從此這個測驗就對他失效了。以前我有施測過一個個案,明明觀察中能力層級應該不到5,結果竟然一次全做完?一問之下,果然之前在別的醫院有施測過,我就知道是發生什麼事了… 自己只能縫「一個結」,然後要告訴個案「做三個結」。 繞縫 第二次示範的重點:縫法、口語指導通通要跟第一次「一模一樣」。 如果做不出來的話該怎麼辦呢?竟然有不止一個人回答,就多給個案一些提示?!再強調一次,這個測驗是「不可以」把個案教到會的! 錯誤修正 一定要先做背後交叉,因為背後交叉的重點是要讓個案自己發現「錯誤有可能會藏在後面」。如果先做扭轉,個案就會特別注意那個位置,那就會比先做背後交叉時更容易發現錯誤所在。 如果個案做不出來,就鼓勵,鼓勵後還是做不出來,就直接跳下一個步驟。再強調一次,不可以再多給提示!也不可以告訴他哪裡做錯! 點纏縫 第一個步驟,要先讓個案在不示範下,自己直接

ACL 4.8 (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 Cognitive Level Screen Assessment)

「威利在哪裡」太難了?那試試這個比較簡單的活動吧

圖片
今年(2018)的愚人節時,Google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彩蛋活動。他們在Google地圖裡面加入了「威利在哪裡」的元素。 看到的當下,我立刻就打開來玩了。果不其然,還滿好玩的。但老實說真的有點難,總共有六關,我在大概在第五關的時候就卡關。本來想說要雪恥,結果隔天活動就結束了。

職能表現領域(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Area) -- 日常生活活動(AD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圖片
職能 (Occupations) 領域 身為 ( 或未來將成為 ) 職能治療師的你,知道什麼是職能嗎? 職能是一個人 ( 或是一群人 ) 每天生活時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其中包括了七大主要領域:

我竟然上新聞了?! -- 職能治療與音樂治療

圖片
從多年前我就對音樂治療很有興趣,但因為一些現實因素及考量,只能在自己的職能治療領域工作中繼續摸索及自學。

原來漫畫填空這個活動也可以用獲得性參考架構?

圖片
在上一篇文章裡 ,我示範了一下怎麼使用分析性參考架構的原則,在職能團體中應用「漫畫填空」這個活動媒材。那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用同一個活動媒材,但是換成使用獲得性參考架構(Acquisitional Frame of Reference),讓你看看這個活動可以怎麼運用獲得性參考架構。

從活動的實例來學習分析性參考架構 -- 漫畫填空

圖片
分析性參考架構的目標是要解決掉那些會過度消耗生命能量的衝突,那我們第一步要先做什麼事情呢?首先你得要先找到會消耗這些能量的問題點是什麼。找得到問題根源才有辦法針對問題解決。

什麼?!原來獲得性(Acquisitional FOR)跟分析性參考架構(Analytical FOR)不能同時用!

圖片
獲得性參考架構(Acquisitional Frame of Reference)跟分析性參考架構(Analytical Frame of Reference)在根本的邏輯上其實是互相矛盾的 在 以前的文章裡,我們說到職能治療的參考架構其實是一種三段論的邏輯推演 。

要如何設定團體活動的治療目標(therapeutic goal setting)?

圖片
我在 上一篇文章說到,要做到好的活動分級,關鍵點在於設定目標上 。 然而如何設定目標,卻是一個需要練習的藝術。等你到臨床的時候就會發現,設定目標真的是有點難度。因為在大部分的臨床團體中,成員的個體差異性相當大,從認知功能到介入需求都天差地別。

帶職能治療的團體時,要怎麼做活動分級(grading)呢?

圖片
今天我帶了一個示範活動給見習的學生看。活動後的討論中,學生問:「老師,你今天的活動分級是讓能力比較好的上台分享嗎?」 嗯…我好像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

參考架構的前提 -- 「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跟「理論基礎」(Theoretical Base)

圖片
我在 上一篇文章 的最後介紹到,如果依照邏輯三段論的概念,可以將參考架構分成三個部份,分別是: 前提 指標 結論 所有的結論必須要至少產生自兩個以上的前提,而我們的參考架構就有兩個前提:

參考架構的基本組成

圖片
我在前面的文章「 為什麼需要學習參考架構 」當中有提到,參考架構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要幫助新手更快地進入狀況,就像食譜對於烹飪新手一樣重要。然而,相信也有很多職能治療的新手跟我一樣,也曾在面對參考架構時一頭霧水,相看兩不厭,越看越討厭。

ACL 5.0 (艾倫認知層級皮革測驗,Allen Cognitive Level Screen Assessment)

從系統性關係來了解職能治療的模式(Model)

圖片
我們在上一篇講到「 模式與參考架構的差異 」,也提到了像 MOHO 、 PEO 、 OA 等等模式的名稱。那這些模式當你看越多認識越多,你就會發現 ( 可能還會帶有一點疑惑 ) 這幾個怎麼好像長得好像啊?